經過幾十個年頭的發(fā)展,中國已經迅速崛起成全球第一大不銹鋼生產國。截至2014年,中國大陸不銹鋼產量已占全世界總產量的50%以上。然而,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分析表示,近年來全球經濟疲軟,我國經濟增速放緩,不銹鋼行業(yè)也同樣面臨嚴峻的考驗。
市場迎來降價潮
自2011年初開始,不銹鋼價格基本呈下降趨勢,2014年底在鎳價的帶動下出現了一輪上漲,但隨后一直下滑至今。影響價格的原因不外乎供需和原料兩方面。
我的鋼鐵網分析認為,原料方面鎳價持續(xù)走低,如今不銹鋼市場價格下跌已至成本倒掛。目前,上海地區(qū)金川電解鎳77800元/噸(大板)、高鎳鐵價750元/鎳(含稅出廠價),304熱軋成本倒掛在200元/噸,再加上貿易商返利的因素,不銹鋼行業(yè)整體嚴重虧損。
從下表中可以看出,近年來不銹鋼行業(yè)供需失衡情況嚴重。我國目前產能嚴重過剩,表觀消費難跟上產量的步伐。況且近期各主要出口方向均出臺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政策,更是有大量的產能只能選擇國內進行消化,一時間市場吞吐量加大,產銷購三方均承受巨大壓力。
進入夏季以來,正是不銹鋼行業(yè)的傳統淡季,不銹鋼市場整體萎靡,價格不斷下探,管坯價格也是一路走低。今年9月7日管坯市場價格再度下調,青山跌幅為200元/噸;寶豐鋼業(yè)跌幅為300元/噸;而永興特鋼跌幅達1500元/噸。第三季度截至9月8日,青山累計下浮1350元/噸;寶豐鋼業(yè)累計下浮1800元/噸;永興特鋼累計下浮2100元/噸。就市場情況而言,青山管坯市場的占有量達到60%~70%,而永興特鋼一直走的是終端路線,與市場報價存在一定的價差,此次報價的急速下調也更貼近了當前市場價格。
我的鋼鐵網認為,青山在成本上的巨大優(yōu)勢,保證了其一直維持較低價格。在其引領下,從棒材到管坯,再到無縫管市場,一步步陷入泥潭,市場價格不斷打破新低。9月初各管坯廠如其昌鋼業(yè),永興特鋼,華新麗華以及上海亞泰等,均有挺價的態(tài)勢。然而據我的鋼鐵網了解,在各家實際成交時也不得不參考青山的價格,在成交價格上做出讓步。進入9月,管坯廠家盡數下調報價,幅度200~2000元不等。9月伊始,市場迎來降價潮,管坯市場不能樂觀處之,無縫管市場也有難言之苦。
巨頭隕落小廠求生
隨著9月市場管坯價格的透明化,加之青山全線施壓,無縫管廠不得不拉低報價。根據采價廠家報價,浙江銀來無縫管價格下調幅度為1500元;浙江華田價格下調幅度為1000元;江蘇班德瑞累計下調幅度為2000元。無縫管整體下調幅度較管坯稍小,由此可見,在盈利空間方面無縫管廠已經在不斷的壓縮?,F階段不銹鋼市場整體萎靡,近年來無縫管廠中的巨頭不少都已經隕落。
據我的鋼鐵網多方了解,就溫州地區(qū)而言,目前年產量1000~2000噸規(guī)模的無縫管廠數量眾多,在前些年大管廠訂單應接不暇之際還作為其附屬代工,而今大管廠產量尤為過剩之際,這些小管廠只能將資金壓在庫存商手里,低價賣出品質下成的管子維持一時的生計,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,這也是行業(yè)洗牌的最終目的,淘汰過剩產能,摒棄低端劣質產品。
對于無縫管企業(yè)該以何種心態(tài)和舉措來面對日漸萎靡的市場,我的鋼鐵網認為,價格戰(zhàn)目前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,市場的踩踏效應,加之青山不斷下調報價,管廠方面的降價也是不得已而為之;而提高自身品牌競爭力也不算是另辟蹊徑。大多數管廠正處于成本線附近支撐點。雖然多數管廠對眼下市場情況略顯無奈,但對未來前景仍充滿希望。